新闻中心
News

【古代名作】新安画派部分名家小传(上)

核心提示: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之际,一批遗民画家依据徽州山水为创作题材、围绕新安江流域为活动中心而形成的地域性画家群体。是一个在我国明清绘画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、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传统山水绘画流派。

[清] 戴本孝 巢民老人观菊图 96.4×188cm 纸本设色 安徽省博物馆藏


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之际,一批遗民画家依据徽州山水为创作题材、围绕新安江流域为活动中心而形成的地域性画家群体。是一个在我国明清绘画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、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传统山水绘画流派。

新安画派以程嘉燧、李永昌、李流芳为先驱;以渐江为领袖,合汪之瑞、查士标、孙逸为海阳四家(亦称新安四家)。他们约百余人,政治上不求进取、离垢避嚣;艺术上直接秉承宋元山水画健康纯正的品格。用倪、黄之法写黄山实景,以“敢言天地是吾师”为绘画宣言,与正统的四王画派之泥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涤尽喧嚣世俗气息及摹古软媚陋习,于渴笔枯墨中透出冷峭刚大的高洁品格,成为17世纪中国山水画坛上审美境界最高的画派,人品画品均开一代宗风。丰富和强化了中国文人画的内容和深度,从而开创了中国山水画中的写生派,把山水画创作从沉闷的摹古低谷推向了师法自然的高峰。

[清] 查士标 曳杖过桥图 131.9×61.5cm 纸本设色 1663年 安徽省博物馆藏


程嘉燧

明嘉靖四十四年乙丑(1565年)生,清顺治元年甲申(1644年)卒。字孟阳,号松圆、耦耕、偈庵老人。晚年皈依佛门,释名海能,休宁长翰山村人。20岁离家游学。26岁初寓武陵杭州,后定居嘉定(属今上海市)。晚居虞山(今江苏常熟)之拂水庄。题其室曰:“耦耕堂”。初学制艺,转学击剑,均成效不大,乃折节闭门读书学诗十年。30岁后诗名大噪,诗风典雅敦厚。论诗主张先立人格,然后有诗格,反对诗坛上前后七子的剽窃摹拟之风。著名诗人吴伟业撰《画中九友歌》将程嘉燧与董其昌、李流芳、杨文骢、张学曾、卞文瑜、邵弥、王时敏、王鉴等相提并论。程氏的诗文,还得到当时文坛领袖钱谦益的极力推崇,称他“一代宗主”和“晚明一大家”,尊其为“松圆诗老”。程嘉燧还精通音律,常邀艺伶歌叟至家中,残灯落月仍清音袅袅,直至通熟节拍送客。与名士唐时升、娄坚、李流芳交往最密,有“嘉定四先生”之称。

程嘉燧善画,绘画成就非凡。其写花卉,笔墨枯淡,偏于闲静;作山水兼工写生,宗法倪黄,笔墨细劲、沉静恬淡、格韵并胜。与李永昌同为天都派领袖人物。一生性情爽利,然最矜其画,不轻为人染翰,故传世作品寥寥。

明崇祯十三年庚辰(1640年)75岁高龄时,程嘉燧回故乡休宁定居,为新安故里画坛带来了一股“喜仿云林”、“师法黄白”的强劲之风,也为他自己成为新安画派的先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程氏一生在书画、诗文等方面成就很高,影响极其深远。除书、画、音律外,著作有《松圆浪淘集》、《松圆偈庵集》、《破山兴福寺志》等书。曾与钱谦益共游黄山,钱留宿程宅,题其壁。程亦为钱谦益《初学集》作过序。一生酷嗜收藏,好制烟墨赠友。后因子嗣不善置产,家败潦倒而终。


渐江

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(1610年)生,清康熙二年癸卯(1663年)卒。僧人,俗姓江,名韬,字六奇。歙县江家坞人,或说歙县东关桃源坞人。据《江氏宗谱》载,其幼年在歙县社学读书,后随祖父、父亲迁籍杭州继续读书。

崇祯十七年甲申(1644年),清兵入徽后,韬自负卷轴随其师入闽,与复明志士们同投福州唐王,并随军西徙。清顺治三年丙戌(1646年),唐王被杀于武夷山下的汀州后,遁入空门,皈依古航道舟禅师,法名弘仁。又自取字无智,号渐江。

顺治二年乙酉(1645年)以前在家乡时,渐江在“天都十子”中尚处学生地位,正尝试将倪氏的简淡与徽派版画的劲线相结合,吸收地方民间艺术营养,渴笔写山石冈峦,刚中见柔、拙中显润;含蓄温婉、风骨内敛。顺治十三年丙申(1656年)由闽返歙,住西干五明寺。返歙后每岁必游黄山。以“江南真山水为稿本”,所作山水画,大都构图简洁,山石方折近几何体,奇峰壁立,奇松倒挂,笔墨秀逸凝重,意境宏阔淡远,气势峻伟。亦善画梅,得梅花疏枝淡蕊、冷艳寒香之韵致。

渐江的绘画在当时及后世皆享誉极高,后人将其与画家查士标、汪之瑞、孙逸并称“新安四家”,也称“海阳四家”。渐江实为新安画派的主要创始人及首席代表,其画显示了清初遗民画家的最高水平,他又为清初画坛“四高僧”之一,亦工诗文、书法,其诗多家国身世之慨,民族感情强烈,后人辑成《画偈集》148首。行书学颜真卿,楷书学倪云林,得其神韵。

[清] 查士标 《抱琴幽居图》书画合卷 25.5×135.8cm 纸本 1675年 安徽省博物馆藏


查士标

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(1615年)生,清康熙三十七年戊寅(1698年)卒。字二瞻,号梅壑,别号懒标、懒老、梅壑道人、白岳逋客、邗上旅人。休宁西门人,后流寓扬州。二瞻家学渊源,少年才俊,20岁便中秀才,因其文笔学养俱佳,名动一方,人称“查文学”。擅画山水,画初学倪高士,后宗梅花道人、董文敏笔法。笔墨疏简,风神懒散,气韵荒寒。

晚年画益超迈,直窥元人之奥,跻身“天都十子”行列。清顺治二年乙酉(1645年),金声、江天一所坚守的绩溪丛山关被清军攻破后,30岁的二瞻便挈妇将雏,逃离故乡,去金陵、镇江、杭州、扬州等地谋生。

入清后不应举,工研书画。山水于董其昌上溯董巨、二米、元四家,并受程嘉燧、李永昌、汪之瑞、渐江等师友的影响,貌写家山,构景疏散,线条湿润,墨法于清润飘逸中多一份迷濛闲雅之韵。书法以行书、草书见长,书出米、董,上追颜真卿,颇得精要。时称米、董再生,名重天下。著有《种书堂遗稿》等书传世。

来源:《中国书画》杂志2011年第5期




分享&订阅:
欢迎您订阅
贤悦堂微信:如果您欣赏此作者,喜欢他的作品,或想了解更多艺术动态,请分享给您的朋友,或关注我们(点击右上角的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号或直接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贤悦堂”,进入我们的公共平台主页点击关注添加朋友功能中,选择查找公共号”,搜索我们的公共微信账号xianyuetang

相关网站:
贤悦堂书画艺术网:www.xianyuetang.com
雅昌艺术网***贤悦堂:
http://gallery.artron.net/2805


联系我们:
电话:0371-60915591        13607661551 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北路126号
北晨公寓A座2206室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地址:郑州市文化北路126号北晨公寓A座2206室 电话:0371-60915591,13607661551
邮箱:xianyuetang@163.com
Copyright © 2015-2016 All Rights Reserved.
雅昌贤悦堂画廊
贤悦堂微信